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生活谚语
时间: 2025-09-06 01:23:21
基础拼音读法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汉语成语,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它揭示了一种典型的“明哲保身”式处世哲学。
🧭 句意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少管闲事、少惹麻烦,事情越少越好。它主张在复杂的人际或社会环境中,避免主动介入非己之事,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 历史出处与演变
- 最早见于清代小说《老残游记》和《官场现形记》,常用于描写官员推诿责任、逃避风险的场景。
- 与宋代佛教语“一动不如一静”有语义上的渊源,强调静观其变、少做少错的处世态度。
🧠 现实中的双重解读
这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 正面理解:谨慎、避祸
- 在复杂局势中保持克制,不轻易卷入纷争。
- 比如邻里纠纷、职场争执,适当保持距离可避免被牵连。
❌ 负面理解:冷漠、逃避
- 有人批评它助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 在需要担当、正义发声的场合,若人人都“少一事”,社会将失去温度与责任感。
🌱 应用场景举例
- 职场:有人推卸责任时常挂在嘴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也可能因此失去晋升机会。
- 生活:面对邻居争吵,旁观者可能选择不介入,以免惹祸上身。
- 公共事件:见义勇为与袖手旁观之间,这句话常成为道德抉择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