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幽默类
时间: 2025-09-25 06:10:40
基础拼音读法
cáo cāo de jī lèi shí zhī wú wèi, qì zhī kě xī
这个歇后语“曹操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源自《三国演义》,既有历史典故,又富含哲理,下面来详细解读:
🧠 歇后语解析
前半句:“曹操的鸡肋”
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当时曹操率军攻打汉中,久攻不下,粮草紧张,士气低落。某夜,他吃饭时看着鸡肋沉思,感叹“鸡肋,鸡肋”,意思是鸡肋虽无肉,但也舍不得丢。杨修听到后,立刻明白曹操有撤军之意,因为鸡肋象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后半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是对前半句的解释,形容某件事或某个东西虽然没有太大价值,但已经投入太多,舍弃又觉得可惜。
💡 引申含义
这个歇后语常用来形容:
- 某个项目或关系已经没有意义,但放弃又舍不得;
- 做事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 投入多但回报少,陷入纠结状态。
📌 举个例子
这家公司虽然效益不好,但他已经干了十年,跳槽又舍不得,真是曹操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种歇后语不仅语言生动,还能精准表达“纠结”“两难”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