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自然谚语
时间: 2025-09-17 03:55:03
基础拼音读法
qīng míng máng zhǒng mài, gǔ yǔ zhǒng dà tián.
这句“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是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农时谚语,出自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令歌》,它用简洁的语言精准地标示了春季两个重要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对应关系 🌾📅。
🌿 节气与农事的对应关系
🕊️ 清明忙种麦
- 清明节气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土壤疏松,适合播种春麦(如春小麦)。
- 此时种麦,可以充分利用春季的光热资源,促进麦苗生长。
- “忙种麦”强调的是抢时播种,错过清明,麦苗生长周期就会受影响。
🌧️ 谷雨种大田
- 谷雨节气在每年4月19日至21日之间,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雨生百谷”,雨水充沛。
- “大田”指的是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如玉米、高粱、水稻等。
- 此时播种大田作物,能确保种子在湿润土壤中迅速发芽,利于后期生长。
🧠 农耕智慧的体现
这句谚语体现了古人“顺天时、应地利”的农业理念:
- 节气不是抽象的时间节点,而是农民安排播种、收割、防灾的依据;
- 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特定的农事活动,错过时机就可能影响一季收成;
- 这类谚语代代相传,是“口头版的农事日历”。
📜 在《二十四节令歌》中的位置
这句谚语出现在《二十四节令歌》的春季部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整首节令歌以七言韵文形式串联节气与农事,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经典之作。
一句“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不仅是播种指南,更是一种生活节奏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