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来愁檗,暮来愁米
生活谚语
时间: 2025-09-17 03:53:51
基础拼音读法
zhāo lái chóu bò, mù lái chóu mǐ
这句“朝来愁檗,暮来愁米”是一条古老的民间俗语,出自明代笔记小说《西湖二集》卷二十九,它形象地描绘了贫苦人家的生活窘境,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与辛酸 🍂🍚。
🧠 逐句解析
“朝来愁檗”:早上起来就为烧饭的柴火发愁。“檗”是“柴”的古字或方言写法,指的是做饭用的燃料。
暗示: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烧火做饭的柴都没有,生活极度困顿。“暮来愁米”:到了晚上又为吃饭的米发愁。
暗示:一天忙碌下来,连晚饭都难以保障,揭示了贫穷家庭的无奈与艰辛。
整句的意思是:从早到晚都在为生计发愁,生活极度贫困,连柴米油盐都成了难题。
🎭 情感与文化意涵
这句俗语不仅是生活写照,更是一种情感表达:
- 对贫穷的控诉:揭示底层百姓的真实处境;
- 对命运的叹息:表达对生活艰难的无奈;
- 对现实的警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理解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类句子常用于刻画人物的悲惨命运或社会的不公。
📜 类似俗语对照
- “家无隔夜粮,心有千层愁”
- “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钱”
- “穷人愁吃,富人愁穿”
这些俗语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生活的压力与人间冷暖。
一句“朝来愁檗,暮来愁米”,不仅是语言的凝练,更是一种时代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