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署不出头,割下喂老牛。寒露百草枯,霜降见麦茬
北方俗语
时间: 2025-09-08 05:07:35
基础拼音读法
chù shǔ bù chū tóu, gē xià wèi lǎo niú. hán lù bǎi cǎo kū, shuāng jiàng jiàn mài chá
这句“处暑不出头,割下喂老牛;寒露百草枯,霜降见麦茬”是一组富有农事智慧的民间谚语,描绘了秋季节气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农业对自然时令的深刻观察与经验总结。
🌾 前半句:“处暑不出头,割下喂老牛”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8月23日前后,标志着炎热天气的结束。
- “不出头”指的是谷类作物(如水稻、高粱等)未能抽穗或长穗。
- 意思是:如果到了处暑节气,庄稼还没有抽穗,那就基本失去了收成的希望,只能割下来当饲料喂牛了。
这句谚语强调了农作物生长的时令性:错过了最佳生长期,即使后续条件再好,也难以成熟。
🍂 后半句:“寒露百草枯,霜降见麦茬”
- “寒露”在每年10月8日前后,气温明显下降,露水变冷,草木开始枯萎。
- “百草枯”形容寒露节气后,大多数野草和农作物进入凋零期。
- “霜降见麦茬”指的是霜降节气(约10月23日)后,秋收结束,田地里只剩下麦茬(麦子收割后留下的根茬)。
这部分描绘了秋季末期的农田景象,提醒人们:霜降之后,秋收已尽,冬季将至。
🧠 总体寓意
这组谚语不仅是农事安排的指南,也是一种对自然节律的敬畏:
- 🌱 顺时而作:农事要跟着节气走,错过时机就无法挽回;
- 🐂 因地制宜:即使庄稼失败,也能转化为饲料,减少损失;
- 🍁 节气如钟:每一个节气都在提醒人们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