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生活谚语
时间: 2025-09-06 03:18:38
基础拼音读法
fàng hǔ guī shān, bì yǒu hòu huàn
这句“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是一句极具警示性的中国古代谚语,用老虎的形象比喻放走敌人或恶人,日后必遭报复或祸害。它不仅是对人性与局势的深刻洞察,更是一种战略上的提醒。
🧠 句意解析
- “虎”:象征凶猛、危险之人或势力。
- “归山”:让其回到熟悉的环境,恢复力量。
- “后患”:指未来可能带来的伤害、报复或麻烦。
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轻易放过一个有害之人,等他恢复元气后,可能会反过来伤害你。
📚 历史出处与文化背景
这句谚语源自晋代司马彪《零陵先贤传》,讲的是刘巴劝阻刘璋不要引刘备入蜀的故事。刘巴认为刘备如虎,一旦放入蜀中,日后必成祸患。果然,刘备后来夺取了益州。
这句谚语在明清时期被广泛引用,如朱有燉《义勇辞金》、钱彩《说岳全传》等作品中都出现过,成为战略判断与人性警觉的经典表达。
🌱 现实启示
这句老话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
- 职场中:对曾经破坏团队、背信弃义的人,若轻易重新接纳,可能再次遭殃。
- 人际关系中:对曾经伤害你的人,若不设防或盲目原谅,可能再次被利用。
- 政治与战略中:对敌对势力或潜在威胁,若不彻底解决,可能埋下隐患。
它提醒我们:善良要有底线,宽容要有分辨;对恶意之人,不能轻信其悔改,更不能轻易放手。
这句老话像一把警钟,敲响的是对未来的预警,也像一面盾牌,护住的是你的底线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