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生活谚语
时间: 2025-09-06 03:01:58
基础拼音读法
zuò zéi mán bù dé xiāng lǐ, tōu shí mán bù dé shé chǐ
这句“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是一句极具警醒意味的中国民间谚语,用生活化的比喻揭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坏事难藏,真相终露;人心如镜,世情如秤。
🧠 句意解析
- “做贼瞒不得乡里”:在熟人社会中,做了坏事很难不被发现。乡里人彼此熟悉,消息灵通,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注意。比喻坏事难掩,名声难保。
- “偷食瞒不得舌齿”:偷吃东西,即使不让人看见,也难掩嘴巴的痕迹。比喻做了亏心事,自己也藏不住,迟早露馅。
整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偷盗还是隐瞒,终究难逃人眼与良心的审判;做事要光明磊落,别以为可以瞒天过海。
📚 引申哲理
这句俗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伦理观:
- 熟人社会的监督机制:在传统乡村,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任何不端行为都容易被察觉。
- 行为痕迹不可抹除:即使没有人看到,行为本身会留下痕迹,良心也会留下印记。
- 道德自律胜于侥幸心理:与其担心被发现,不如不做亏心事。
它也与其他俗语相呼应:
- “纸包不住火”——真相终会揭露;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就别指望没人知道;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报应,终有回响。
这句话强调的是:隐藏不良行为很难瞒过身边人,做事要有底线与敬畏。
🌱 现实启示
这句老话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
- 职场中:不正当行为、办公室政治,终会被人识破;
- 社交中:虚伪伪装、背后算计,迟早会暴露;
-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任何不当言行都可能被放大、记录、追溯。
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不是藏得深,而是行得正;真正的聪明不是会隐瞒,而是不做亏心事。
这句老话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行为的痕迹,也像一把秤,称出的是人心的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