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生活谚语
时间: 2025-09-05 05:28:33
基础拼音读法
ruò yào rén bù zhī, chú fēi yǐ mò wèi
这句古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警世俗语,意思是:只要做了事,迟早会被人知道;要想不被人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别去做。
🧠 深层含义
- 它强调的是行为的隐秘性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
- 常用于告诫人们:做事要光明磊落,不要心存侥幸,因为“纸包不住火”,坏事终究会暴露。
📚 出处与演变
- 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枚乘的《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后来演化为更通俗的版本,收录于《增广贤文》中,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道德格言。
🧭 应用场景
- 在法律、伦理、教育等领域,这句话常被引用来提醒人们:行为的后果不可逃避。
- 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或推动情节发展,比如《官场现形记》《胡雪岩全传》等。
这句老话看似简单,却是对人性和行为后果的深刻洞察。它不是在恐吓,而是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内心的坦荡。你觉得,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是否还愿意相信“良心”和“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