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众者昌,得寡者亡。
社会谚语
时间: 2025-09-24 02:05:46
基础拼音读法
dé zhòng zhě chāng, dé guǎ zhě wáng.
这句“得众者昌,得寡者亡”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经典命题,语义简洁却蕴含深远的治国之道与人心规律。我们来逐层解析:
🧠 字面解释:
- 得众者昌:得到多数人支持的人或政权,能够兴盛昌隆。
- 得寡者亡:只得到少数人支持的人或政权,最终会走向灭亡。
📜 背景与思想源流: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法家乃至民本思想中的核心理念——民心是政治的根本。在《孟子》中就有类似的说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它强调:
- 人心向背决定成败;
- 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民众的认可;
- 治理者若失去民心,即使一时强盛,也难逃衰亡的命运。
🏛️ 引申应用: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古代帝王治国,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 政治:民主制度的核心就是“得众者昌”,民意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 企业管理:领导者若能赢得员工支持,企业自然兴旺;若独断专行,终将人心涣散。
- 人际关系:做人若能广结善缘,得人心者得天下;若孤立自我,终将孤立无援。
📚 类似格言: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 总结:
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权势,而在于人心。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这句格言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位置,赢得众人支持,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