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生活谚语
时间: 2025-09-23 05:37:20
基础拼音读法
hé dà yuàn bì yǒu yú yuàn, ān kě yǐ wéi shàn.
这句话“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是老子对“和解”与“善”的深刻思辨。我们来逐句解析它的哲理内涵:
✅ 原文释义
“和大怨,必有馀怨”:即使表面上化解了深重的怨恨,心中仍可能残留不满与仇怨。真正的伤害难以彻底抚平,强行和解往往只是表象。
“安可以为善”:既然怨恨未除,怎能称之为真正的“善”?真正的善,不是压制冲突,而是化解根源。
🌿 哲理内核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家思想:
真正的善,不是表面的和谐,而是内心的清净。
- 强行调解深仇大怨,只会留下隐患;
- 善的本质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而非强制干预;
- 与其求“表面和平”,不如修“内心无怨”。
📌 现实启示
- 在人际关系中,深层的伤害不能靠一句“算了”就解决;
- 真正的和解需要时间、理解与诚意,而不是压抑与妥协;
- 做人做事,要有“慎言慎行”的智慧,避免结怨于先。
✍️ 延伸表达(诗意版)
怨深难解意难平,
表面和好心未宁。
善非强压称太平,
唯有无争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