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获见孔明——俯伏在地
人名类
时间: 2025-09-22 00:34:26
基础拼音读法
mèng huò jiàn kǒng míng fǔ fú zài dì
这句“孟获见孔明——俯伏在地”是一句形象生动的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七擒孟获”故事,寓意深刻,常用于形容心服口服、彻底降服的场景。
📖 典故背景
- 孟获:南蛮首领,骁勇善战但桀骜不驯。
-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谋著称。
- 在南征过程中,诸葛亮七次擒住孟获,又七次释放他,最终感化其心,使其真心归顺。
- 孟获最后感叹:“丞相神明,我心服矣!”并俯伏在地,表示彻底臣服。
🧠 歇后语寓意
- 俯伏在地:形容彻底服气、无条件认输。
- 常用来形容:
- 对手被智慧或德行征服;
- 某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安排或认错;
- 在强大气场或高超能力面前自觉低头。
🪞 应用场景举例
- 职场:新人见识到老员工的专业能力,佩服得“俯伏在地”;
- 辩论:对方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让人“俯伏在地”;
- 教育:学生被老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折服,甘愿“俯伏在地”。
✨ 总结
真正的征服,不靠武力,而靠智慧与德行。
心服口服,才是最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