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人名类
时间: 2025-09-20 00:55:08
基础拼音读法
kǒng míng yòng kōng chéng jì pò bù dé yǐ
这句歇后语“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源自《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空城计”典故,既有历史背景,又富含战略智慧。我们来逐层解析它的含义:
🧠 成语背景:空城计
- 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讲述诸葛亮因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魏将司马懿率15万大军逼近西城。
- 当时城中仅有2500士兵,兵力极度薄弱,诸葛亮无法硬拼也无法撤退,于是不得已使出“空城计”:命人打开城门,自己在城楼焚香弹琴,营造“城中有伏兵”的假象。
- 司马懿因忌惮诸葛亮的谨慎性格,怀疑有诈,最终退兵。
💬 歇后语含义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形象地表达了:
人在极端困境中,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或险招来应对局势。
它常用于形容:
- 某人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逼使出最后一招。
- 某种策略或决定,并非最佳选择,而是无奈之举。
例如:
“这次他把底牌都亮出来了,简直是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 哲理升华
这句歇后语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临危不乱,也提醒我们:
真正的智慧,不只是谋略,更是临危不乱、从困境中找出路的能力。
如果你喜欢这种带典故的歇后语,以下是本网站推荐“诸葛亮系列”或其他三国人物的妙语,比如:
-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 诸葛亮弹琴退敌——不动刀枪
- 诸葛亮摆空城——虚中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