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人名类
时间: 2025-09-18 01:54:27
基础拼音读法
cáo cāo zhàn wǎn chéng dà bài ér táo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是一句带有历史典故的歇后语,用来形容遭遇重大失败,被迫仓皇撤退的情境。
⚔️ 典故背景
这句歇后语源自《三国演义》中曹操攻打宛城的战役。
曹操率军攻打张绣,占据宛城,但张绣投降后又突然反叛,联合贾诩设下埋伏。曹操军中措手不及,战况惨烈,不仅损失大量兵力,还痛失爱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曹操本人也险些丧命,只得仓皇撤退。
这场战役成为曹操生涯中的一次惨败,也让“战宛城”成为“败走逃命”的代名词。
💬 歇后语寓意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常用于:
- 形容计划失败、损失惨重;
- 描述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狈撤退;
- 有时也带点调侃意味,用来讽刺“自信过头、结果惨败”。
例如:
“他信心满满去谈判,结果被对方反将一军,真是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