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人名类
时间: 2025-09-15 00:27:13
基础拼音读法
liú bèi jiè jīng zhōu yǒu jiè wú huán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歇后语,源自三国历史中的真实事件与文学演绎,用来形容借了东西却迟迟不归还,甚至不打算归还的行为。它既有讽刺意味,也反映了复杂的政治博弈。
📜 典故背景:刘备“借”荆州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孙权联合击败曹操。战后,孙权占据荆州南郡,刘备则控制了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由于刘备势力尚弱,鲁肃建议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以便共同抵御曹操。
刘备接受后,逐步扩展势力,最终夺取益州(今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多次派使者要求归还荆州,刘备却以“取凉州还荆州”为由推托。双方因此关系紧张,甚至一度剑拔弩张。
⚔️ 后果与演变
- 孙权不满刘备“有借无还”,最终派吕蒙偷袭荆州;
- 关羽败走麦城,被擒斩,荆州归东吴所有;
- 此事成为三国鼎立破裂的转折点之一。
🧠 歇后语寓意
这句歇后语不仅是对刘备行为的讽刺,也常用于日常生活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比喻:借了东西不还,或借口推托,令人无奈。
📚 历史与文学的差异
-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被描写得更具戏剧性;
- 而在正史《三国志》中,荆州的归属更复杂,并非完全“借地”而是战略分配;
- 有学者认为“借荆州”一说可能是东吴史官为合理化后来的夺地行为而美化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