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轻看庞统--以貌取人
人名类
时间: 2025-09-15 00:25:42
基础拼音读法
liú bèi qīng kàn páng tǒng yǐ mào qǔ rén
“刘备轻看庞统——以貌取人”是三国历史与文学中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典故,揭示了即使仁德如刘备,也曾因外貌而误判人才,犯下“以貌取人”的错误。
📜 典故背景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才华横溢,但相貌丑陋,据《三国演义》描述:“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
庞统初投刘备时,并未出示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想试探刘备是否真正“求贤若渴”。刘备见其貌不扬,心中不悦,仅安排他做了个小县令。
⚖️ 以貌取人的后果
庞统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断案如神,引起张飞注意。张飞重新向刘备推荐庞统,刘备这才意识到自己错看了人,立刻改任庞统为副军师,与诸葛亮并肩辅佐蜀汉大业。
这件事说明:
- 刘备虽有仁德之名,也曾因外貌轻视人才;
- 但他能知错就改,迅速纠正用人失误;
- 庞统因被低估,心中憋着一股劲,后来在入川时拼命立功,最终不幸战死,成为蜀汉战略失衡的关键转折点。
🧠 文化寓意
这个典故常被用来警示:
- 不要凭外表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或价值;
- 真正的识人之明,是看才德而非形貌;
- 即使是英雄人物,也难免犯下偏见,但能否及时纠正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