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
北方俗语
时间: 2025-09-08 05:16:19
基础拼音读法
dōng zhì qián hòu, jūn zǐ ān shēn.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是一句古代文献中的典雅语句,出自《后汉书·礼仪志》或其补逸部分,完整表达是:“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它不仅是对节气的描述,更是一种礼制与养生哲学的体现。
🧠 句意解析
- “冬至前后”:指的是冬至这一天以及前后几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 “君子安身”:意思是有德之人(或官员、士人)在此时应当静养身心,停止繁杂事务,顺应自然节律。
简而言之:冬至前后,宜静不宜动,应当修身养性,安顿身心。
📜 背景与文化意义
在古代,冬至被视为极其重要的节气,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原因如下:
- 🌞 “一阳生”: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初生,象征新一轮的自然循环开始;
- 🧧 祭祀节日:皇家祭天,民间祭祖,寓意辞旧迎新;
- 🛌 静养时节:古人认为此时应闭关休养,官府停政,商旅不行,百姓更衣备食,安身静体。
这句“君子安身”体现的是一种顺天而养、敬天而静的生活态度。
🌿 现代启示
虽然我们不再因节气而停政休务,但这句古语仍有现实意义:
在寒冷的冬至前后,适当放慢节奏,注意保暖与休息,是对身体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顺应。
你可以将这句作为节气祝福的一部分,比如:
冬至将至,愿你安身静体,顺时而养,心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