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百草枯,霜降见麦茬
北方俗语
时间: 2025-09-08 05:09:29
基础拼音读法
hán lù bǎi cǎo kū, shuāng jiàng jiàn mài chá
这句“寒露百草枯,霜降见麦茬”是一句富有农事智慧的民间谚语,描绘了秋季节气变化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对自然时令的精准观察。
🍂 逐句解析
寒露百草枯: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10月8日前后。此时气温明显下降,露水变冷,野草开始枯萎,标志着秋意渐浓、植物生长进入尾声。
这句强调的是:寒露一到,百草凋零,万物开始萧条。霜降见麦茬:
“霜降”节气在10月23日前后,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骤降,霜冻初现,秋收基本结束,田地里只剩下麦茬(麦子收割后留下的根茬)。
这句描绘的是:霜降之后,麦子已收,田野空旷,只见残留的麦茬。
🌾 农事含义
这句谚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农事节奏的提醒:
- 寒露之后,要抓紧秋收;
- 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冬种开始;
- 草木枯萎,虫害减少,适合播种冬小麦。
它体现了“顺时而作,因地制宜”的农耕智慧。
🕯️ 情感温度
这句谚语也带有一种季节的诗意:
草枯虫静,霜落麦黄,
一年将尽,万物归藏。